分类: 经济管理类 | 立案日期: 2022.06.21 | |
政协乌兰浩特市 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 | ||
第0257号 | ||
(委员个人提案) | ||
题 目: | 关于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 |
审查意见: | 立案—交承办部门办理 | |
内 容: |
| |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市民营经济在总体规模和发展程度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相较于全国、全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能力,还存在差距。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我市民营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离不开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倾力指导和支持。 一、主要问题: (一)企业产学研融合发展困难。大多数民营企业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投入为支撑,依靠产品数量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抢占市场,而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商品的附加值较低,也很难形成品牌效应。民营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通过建立自己的实验室,或通过与大学实验室、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的结合来实现技术创新,却面临诸多现实困难,政府支持盲区和政策障碍。 (二)高端人才缺乏。几十年来,单凭企业一己之力招揽人才,是乌兰浩特市民营企业通常也是最普通的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现实要求越来越高,多元化需要不断攀升。目前,汇聚高端人才进入民企基本是一句空话,请来了也留不住,高端人才缺乏是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 (三)“招工难”和“用工荒”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预期较高。近年来,社会自主创业和就业渠道快速增加,可供给企业的农村劳动力也在逐年减少。当前,单一的招工用工手段和待遇,使得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二、几点建议: (一)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鼓励企业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政策。通过制定政策对有生产专利产品的企业给予贷款、税收优惠等扶持,鼓励企业到科研一线主动对接科研成果,着力推动企业与高校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定期组织企业和高校“互通有无”。努力实现企业产学研融合发展潜能不断释放。 (二)建立民营企业人才科学评价体系,营造有利于引进人才成长的职称晋升机制。结合现有的人才评价标准,围绕企业产业发展和实际需要,建立民营企业人才科学评价体系,为企业人才提供上升渠道和发展空间,给予民企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晋升职称的机会。增强民企人才的荣誉感和满足感,调动民企人才献身企业创业、创新的热情和激情。 (三)完善用工务工服务机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登记制度和就业信息发布机制。通过统一登记制度,及时掌握了解入企务工人员个人信息、总体数量、就业情况、待工情况、保障需求等信息,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分类,实现在全市范围内的劳务需求、劳务输出和用工岗位专业情况的监督和预测;通过定期向企业和社会发布相关数据信息,帮助企业预警招工用工问题,早做招工用工计划,实现劳务提供和劳务需求的有效对接,从而切实解决“招工难”和“用工荒”问题。
| ||
提 案 人: | 张立业(15073) | |
职 务: | 兴安盟齐轩商贸有限公司 经理 | |
联系地址: |
| |
联系手机: | 150****8999 | |
联系电话: |
| |
邮政编码: |
| |
邮 箱: |
|
乌人社函字〔2022〕36号
乌兰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对政协乌兰浩特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57号提案的答复
张立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高度重视您提出的民营企业发展相关问题。一是深入落实各项惠企纾困政策。一是严格落实稳岗返还政策。对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缴纳失业保险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根据政策规定给予企业稳岗补贴,补贴资金主要用于企业缴纳社保费。目前,我市已为625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97.14万元,惠及职工8077人。二是严格落实失业保险制度。截止目前,共发放失业补助金448.18万元,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7.8万元,代缴医疗280.49万元,发放临时价格补贴2.3万元,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贴36.15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02万元。三是建立政校企合作新机制。组织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兴安盟职教中心、乌兰浩特市职教中心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搭建政校企三方互动平台,明确三方责任和义务,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与企业用工需求无缝对接。四是加快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体系建设。由企业职业技能评价机构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企业评价规范框架下,自主开展技能人才等级认定,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由评价机构自主确定,将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有效衔接,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巩固内蒙古科沁万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成果,推动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申报成立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增强民企人才的荣誉感和满足感,调动民企人才献身企业创业、创新的热情和激情。五是大力开展线上线下各类专场招聘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25场,包括高校毕业生、农牧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登记失业人员、脱贫人口等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近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100余人。六是开展“订单式”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联合职业院校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将企业劳动用工需求和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愿望有效衔接,按需向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下订单”,根据“订单”要求组织培训,将劳动资源和培训资源输送到企业。截至目前,为乌兰化工、顺源农机开展订单式培训班2期,输送学员39人。七是打造“就业创业服务超市”。面向重点群体建立集就业岗位推送、创业项目推介、政策咨询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公益性“就业创业服务超市”,将招聘岗位信息和创业项目“陈列上架”,以超市化的运营方式为群众求职、创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充分营造无忧从业、从容创业的氛围环境。截至目前,就业创业服务超市共登记录入182家企业招工信息,提供3500余个工作岗位,登记求职意向人员350人,提供创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共计1000人次。
感谢您对乌兰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
乌兰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9月26日
单位负责人签章:
承 办 人 姓 名:陈国军
承 办 人 电 话:822270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乌兰浩特市人民政府 蒙公网安备 15220102010033号
蒙ICP备0500275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1522010008
技术维护:乌兰浩特市政府信息中心 Tel:0482-8299108 Fax:0482-8299050 Email:wlhtxxzx@wlht.gov.cn
不良信息属地举报:乌兰浩特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Tel:0482-8299685 Email:7741334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