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上骏马,沿着马道策马扬鞭,一边感受峥嵘岁月,一边上演“速度与激情”;身披华服,漫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三合民俗风情步行街,一步一景,韵味悠长;夜宿田园,三五好友开启一场夏日茶事,惬意休闲;打卡兴安领创·展示体验中心,与非遗对话,一边感受传承与创新,一边畅舒情怀……
眼下,正是出行游览的黄金时节。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文旅市场呈现出蓬勃的“夏日活力”,依托红色文化底蕴和绿色生态底色,实现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融合发展,让市民和游客就近寻找到诗和远方。
乡村旅游“风生水起”
夏日里的乌兰哈达镇三合村风景如画,既灵动娇羞又热情洋溢。漫步在三合民俗风情步行街,目之所及,是看不过来的人文景色和乡村美景。
“在这里不仅享用了一顿地道的朝鲜族美食,还穿上了朝鲜族服装拍照,最后在稻田观光景区欣赏了万亩稻田,真是不虚此行。”市民郑芯在三合村看山、望水、闻阵阵稻花香,感受到最惬意的休闲时光。
三合村依托乡村景观、田园风光、民族特色等,因地制宜探索出农旅融合发展之路。2022年,三合民俗风情步行街项目正式启动,随着农家乐、特色小吃店等配套服务项目相继落成,乡村特色旅游日益火爆。“这两年,我们聚焦休闲、生态、文化等领域,还植入了音乐节、绿色研学、乡村美食等一系列文旅业态活动,多角度展示乡村旅游发展新成果。”乌兰哈达镇三合村党支部书记许忠峰说,乡村旅游还吸引了不少人返乡创业,大家享受到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后,更加信心满满、干劲儿十足。
山水绘就新画卷,且以诗意共远方。三合村是乌兰浩特市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几年,乌兰浩特市不断加强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深入拓展义勒力特花乡小镇、红色马镇葛根庙等乡村旅游发展新空间,通过推出品位独特、风格别致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展“乡村文旅+教育研学”“乡村文旅+节日活动”“乡村文旅+采摘”等特色节庆活动,让有特点、有文化、有山水、有乡愁的乡村活起来、火起来。
生态旅游“势头正劲”
8月,徜徉在洮儿河湿地风光景区,饱览水上美景、体验原野乐趣,不自觉地与自然交融、与天地对话。日出时分,沿着栈道蜿蜒而上,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迎面而来。举目远望,生态湿地变身休闲公园,河流道路化作生态走廊,市民和游客沉浸其中,尽享丰厚的生态福利。
“这里风光秀丽、环境优美,和朋友们一起打卡拍照,玩得特别开心。”刚刚体验了跨河大滑索的游客高珍珠说,从观景台乘滑索一滑而下,壮美景色尽收眼底,震撼之余,又意犹未尽。
2022年,乌兰浩特市遵循“开发低投入、建设轻干扰”的原则,在乌兰浩特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打造了以生态展示和湿地体验为主的洮儿河湿地风光景区,并建设了南屏飞渡、迷雾森林、听涛秘境等多处景点和业态,让市民和游客充分享受生态建设成果。景区建设的同时,注重与周边村屯协同发展,探索出了湿地资源开发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模式。
“我们这里土路变成了水泥路,破烂的房屋得到修葺,村里还铺设了下水道,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郊街道办事处红联留守处党支部书记朱国珍说,得益于洮儿河湿地风光景区的建成,周边村民也跟着发展起餐饮、民宿、采摘和养殖等一系列产业,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
碧水蓝天宜居宜游,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这几年,乌兰浩特市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旅游与康养、研学、运动等的跨界融合发展,相继打造了神骏湾生态体验区、洮儿河湿地风光景区等旅游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在炎炎夏日前来体验绿色生态之美,乌兰浩特市的生态旅游也成为游客漫长旅途中让人流连忘返的记忆节点。
红色旅游“热度攀升”
这个夏天乌兰浩特市红色旅游也“热度攀升”。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不少游客正专注地听讲解员讲述每一张图片背后的红色故事。“带孩子学习红色历史,感受红色文化,觉得很有意义。”游客孙斌说。
当下,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五一会址、乌兰夫办公旧址、内蒙古党委办公旧址等红色景区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大家不约而同地相聚在这里,聆听红色故事、感悟红色文化、重温红色记忆。
位于乌兰浩特市兴安北路的乌兰夫办公旧址青砖灰瓦、肃穆庄严,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祥和。“听了革命先辈的红色革命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的这片红色沃土。”刚刚参加工作的付迪说,红色景区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卷”,时刻告诉大家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是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记忆的坚守。
发展红色旅游,播撒“红色种子”。多年来,乌兰浩特市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不断丰富红色内涵,提升红色景区教育功能,并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打造了兴安领创·展示体验中心,深化“文旅融合+民族文化”“文旅融合+非遗传承”“文旅融合+红色旅游”等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让市民和游客在“内蒙古红色的摇篮”中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掀起红色旅游热潮。